检测报告登录
帐号
密码


<< 返回    
羽绒羽毛的几点知识

 

关于羽绒羽毛
 


 

1
1.羽绒羽毛的来源

作为羽绒制品的填充料,羽绒羽毛源自鸭和鹅的体表,属于鹅鸭肉食品工业的副产品。

2
鸭绒和鹅绒的比例

在中国羽绒总产量中,鸭绒约占90%,鹅绒占10%。因为中国喜欢吃鸭肉的人多,鸭的生长周期短,一般在40天左右,而且可以每天孵化,每天出栏宰杀,不受季节的影响。而鹅的生长周期较长,需要5-6个月的时间,每年只能春季孵化一次,而且喜欢吃鹅的人又少,因此,鸭的产量远远高于鹅。

3
“活拔绒”的由来和现状

a.由于鸭的生长周期短,规模化养殖发达,产量大,鸭绒价格相对鹅绒低廉,因此在鸭的养殖、屠宰过程中,不可能存在活拔的行为;

b.“活拔绒”起源于东欧国家在鹅的脱毛期辅助其换毛的古老习俗,只存在于极个别的鹅的种群中。自上个世纪传入我国后,“活拔绒”因有悖于动物福利保护、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始终没有被广大鹅养殖户普遍采纳。自2009年以来,随着动物保护组织的关注和监督,以及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行业中倡导“拒绝活禽产品”的号召,“活拔绒”行为在中国羽绒行业已经很难再有立足之地。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及活拔绒会造成鹅死亡率的上升,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做活拔绒的生意了。

“羽绒”的特点


 

羽绒是天然的

羽绒是家禽业的副产品,含有至少80%的蛋白质,是可以自然降解的天然产品。
 


羽绒是可持续的

由于人们对鹅鸭肉类的需求是长期的,而且羽绒是最舒适、最保暖的天然保暖材料,羽绒制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,所以羽绒羽毛的生产将会是永久持续发展。
 


羽绒的回弹力强,蓬松度高

化纤、棉花、羊毛、蚕丝等线状纤维抗压性差,容易板结,材质退化快;羽绒因其本身为立体球状且富含不流动的空气,常年的使用也永不板结,可保其功能长久如新。一般鸭绒被的使用寿命为10-15年,鹅绒被则可以20-30年之久。
 


羽绒的可燃性低

羽绒为动物蛋白,在10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会燃烧,所以羽绒可顺利通过可燃性测试;但是其他材料,尤其是人工合成材料,需要进行防火处理才能通过同样的测试;在美国加州,羽绒被的防火性是免测项目。
 


 

羽绒有良好的吸湿与排湿性

羽绒的立体球状结构造决定其表面积很大,所以其吸收水分后也会很快散发,另外羽绒本身含有一定油脂,具有良好的吸湿及排湿性。
 


 

为什么说羽绒是世界上最佳的保温材料

羽毛绒具有的保暖性能,要从热的传递方式说起。一般来说,热量主要通过传导、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,在寒冷季节,人体的热量也是通过这三种方式向周围较冷空间散发的。但在穿着衣物或者盖被子的情况下,热量的散发是以传导为主。这就要求保暖材料的热传导性要低。而羽毛绒就具备了热传导性低的特点。

优质羽绒具有较高的蓬松度,这是其他任何保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。保暖材料越蓬松,材料纤维间的空隙就越大,所包含的不流动的空气就越多。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,可以起到阻止热量向四周传导的作用。因此蓬松度越高,保暖性能越好。如果不考虑织物纤维间导热性的差异(实际上差异很小),那么羽绒制品与同样厚度的普通织物相比,其导热性低20-50%,也就是保暖性高1-4倍。制品填充料的密度越高,热传导性就大,失去的热量也越多。高绒子含量的羽绒,具有较高的蓬松度,从而使其制品在同样的厚度下密度较小,因此保暖性较高。因此,使用绒子含量较高的羽绒,可适当减少填充料的重量,既能得到同样的保暖性,又能降低制品的重量。这就是羽绒制品具有“轻、软、暖”特点的原因。

羽绒的绒子含量越高,其蓬松度一般来说也越高,相对保暖性越好,越舒适。羽绒的绒子含量没有100%的,除非是手工挑选才能够达到,机器分选的绒子含量最高可以达到95%。羽绒填充料一定要含有一定比例的小毛片,因为毛片可以起到迅速回弹的作用。因此确定合适的绒子含量,可以相对减少充绒量,达到同样保暖的目的。

延伸一下

 

世界羽毛绒的主要产地及加工地有哪些?

主要产地集中在亚洲和欧洲。

亚洲以世界最大羽毛产区——中国为代表,还有日本、韩国、越南及台湾地区;目前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的生产国、出口国及消费国,出口量占据国际市场70%以上的份额;欧洲以匈牙利、波兰、德国、法国为代表;此外,北美、加拿大等国也产羽毛。

世界羽毛绒的主要消费国有哪些?

羽毛绒消费最多的国家以中国为首,日本、美国、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;

 

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,中国羽绒服装的普及率已居世界前列,但是羽绒寝具的普及率还很低,处于市场开发阶段。

来源:羽绒金网

<< 返回    

    版权所有 2023 金澳检验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  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创智路39号1号楼9层
  电话:025-84503078 84505828 传真:025-84503178
  苏ICP备09099797号-1